薄利时代遇上建材涨价,开发商究竟该如何破局?楼盘品质是否沦为牺牲品?为此,钱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开发商、建筑商以及监管部门,探讨应对之策。
CFP供图
建材一天一个价
开发商和建筑商都受损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有20个期货品种涨幅超过20%,其中10个品种涨幅超过30%,包括螺纹钢、铁矿石、玻璃等。受此影响,建材价格已步入全线上涨通道。
“一个楼盘的建安成本,除了人工就是建材和机械。虽然不同的项目会略有差异,但一般来说人工成本和建材成本的比重为2∶8。”滨江集团副总经理郭清告诉钱报记者。
以此简单估算,今年建材价格平均涨幅15%,那么楼盘建安成本就要上涨12%。去年,杭州一个品质还过得去的住宅楼盘建安成本为4000元/㎡,如果要保持品质不变,今年的建安成本可能就要涨到4500元/㎡左右。
当然,建材价格上涨并非全部由开发商买单。中天建设工程部门的一位人士告诉钱报记者:“开发商和建筑商签订工程合同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建材价格变动因素。一般主材比如钢筋、混凝土、砌块等主材,合同约定是可以适当调价的。结算的时候,并非采用某个固定时间的价格进行计算,而是一个工程周期内的平均价格,以项目所在地公布的信息价为准。”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工程都采用这种形式的合同。杭州某本土房企的一位工程部人士表示:“有的合同会约定建材涨价超过一定的幅度,比如设定5%或者10%,建筑商就可以向开发商申请补差价。如果建材价格涨幅没有达到约定的幅度,则涨价损失由建筑商自行承担。”
也就是说,无论是开发商还是建筑商,都要为建材涨价买单。
CFP供图
利润空间创新低
业内人士:品质或下降
业内人士坦言,受此次建材涨价影响最大的并非是在建楼盘,而是今年5月初集中出让的地块。“有些在建楼盘已接近尾声,平均算下来建材价格涨幅并不大。但如果接下来建材涨价趋势得不到扭转,就会明显抬升新建楼盘的成本。”
杭州首批集中出让的57宗宅地,共有41宗拍至封顶且自持,多个板块实际地价创下新高,自持比例也刷新了2019年“双限”政策(限地价、限房价)以来新高。
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严峻现实是,实际地价和新房限价之间的价差进一步缩小。
以临平区的塘栖地块为例,名义楼面价为19452元/㎡,但如果算上29%自持的话,实际楼面价约23500元/㎡。然而,该项目新房限价(含精装)仅为28300元/㎡,也就是说4800元/㎡的差价要覆盖建安、精装、税费等所有成本才能保本,即便算上车位的利润,这样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事实上,这还不是57宗宅地中地价和房价差最小的一个。
在5月14日滨江集团2020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上,滨江集团董事长戚金兴回应一名投资者的提问时称,滨江最近在杭州集中土地出让中共获取5宗土地,努力做到1%~2%的净利润水平。拥有品牌和管理优势的滨江利润率尚且如此低,更不用说其他中小开发商。
“开发商的利润率很低,其实建筑商的利润率也好不到哪儿去。建筑商正常的利润率是5%~8%,但是往往需要垫资,而建筑工人的工资又必须及时发放。无论是开发商和建筑商,目前的利润空间都很难应付此次建材涨价,不排除后期在不影响建筑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减配。”一家建筑商负责人向钱报记者坦言,如果建材继续涨价的话,大概率会影响到楼盘品质。
相关部门:将加强监管
将组织座谈会商讨对策
“滨江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是保质量、控成本。只要品质保证,我们会让施工单位有一定利润。然后通过管理,降低管理成本和财务成本。”滨江集团副总经理郭清表示,将通过进一步降低管理和财务成本,来应对此次的建材涨价风波。
也有开发商人士表示,只能内部运营提速,加快周转速度,同时降低财务成本。目前也在考虑在后期精装上增加可选的安装包、储藏室等方式来增加货值,新增一部分利润。
建材涨价事件,也已经引发相关部门重视。今年3月,浙江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总站曾发布《建筑市场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预警》。
文中提到,由于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增长,导致我省建筑市场电线电缆、管材等部分材料价格波动较大。希望建设各方在投标报价、合同签订、材料采购时能够充分考虑材料上涨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防范因价格上涨带来的工程价格风险。
针对一些购房者对楼盘质量的担忧,杭州市建委一名工作人员回复钱报记者称,房屋质量问题的监管一定是严格按照要求,不会因为建材价格的上涨导致开发商利润下降就放宽相关的验收标准。
萧山区住建局质监站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针对现状,绝不会放松楼盘建筑质量的监管要求,接下去将考虑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要增加现场抽查频次。下一步,还将召集开发商、建筑商、建材厂商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以便更好地了解现状、协商对策。